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,口服液玻璃瓶容器消耗较多,而资源和能源又十分缺乏的国家。我国1999年生产的口服液玻璃瓶容器约为900万吨,其回收率低于20%,远不及工业发达的国家。口服液玻璃瓶包装的回收再利用(美国有的口服液玻璃瓶回收8次左右)或开发新产品,不仅可以节约矿产资源,减少能源消耗,同时也可以降低对环境(尤其是水和空气)的污染。从节约矿产资源而言,每利用一吨碎玻璃,可节省石英砂700公斤,石灰石150公斤,纯碱约160公斤等,合计可节约各种原材料1200公斤;从节省能源而言,从口服液玻璃瓶溶制过程来看,若用生料的配合料时,化学反应复杂,耗热量高,制1公斤(1500℃)玻璃液约耗热量624打卡。若用口服液玻璃料时主要是物理变化,制1公斤玻璃液只需耗437打卡热量;从节省时间而言,采用安全粉料完成玻璃溶制的时间约为200分钟,掺入1%的碎玻璃后可缩短为95分钟;从减少对大气的污染而言,玻璃配合料在高温溶制时起化学反应,会产生有毒的烟尘,如砷的化合物、氟的化合物、铅的化合物、镉的化合物等。另外原料在加工配制和加料过程中均会产生粉尘,这些都会给大气带来污染。
而碎玻璃的熔化只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过程,故可大大的减少对大气的污染。正因为口服液玻璃瓶包装具有上诉经济和社会效益,所以国内外使用碎玻璃的量在逐渐增加,“百分之百”的使用碎玻璃的工厂,国内均已出现。例如北京地区、广州地区等玻璃厂碎玻璃的使用量已经扩大到50-70%左右